2014年12月31日 星期三

從結構圖說起

康軒版第三冊「拄拐杖的小男孩」這一課是白話文,剛好可以評估同學對於白話文的結構理解,考量學生對於文章結構的理解程度,學習弱勢同學能力不是那麼強,於是這一課採用引導繪製結構圖的方式,引導同學小組討論意義段的切割方式。果然大家的看法都不同。






雖然大家的意義段切割點看法不同,有些甚至不那麼「正確」,但怎麼切割、為什麼這麼切割,各組都能說出自己的觀點,「能夠去想」,這也不錯。結構圖的部份,就和同學透過討論,「慢慢生出來」 ,我的想法有時也會被學生說:「老師,那就用***代替就好了」。我不堅持自己想法,好處是學生就會對結構圖提出他自己的意見(雖然我心底仍然覺得我的比較好),不過透過這樣的方式,倒也完成我和同學都能接受,還有「看得懂」的結構圖。



3 則留言:

  1. 也算是將"學習的主導權"交回學生手裡與腦袋裡!

    回覆刪除
  2. 學生不見得有「結構腦」,但「用進廢退」,還是要運用一下!

    回覆刪除
  3. 許多我們覺得"理所當然"的事,其實學生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所謂的"標準答案"根本不應該存在。只有:因為...所以我認為..."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