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8日 星期六

攪動內在冰山,自我心靈重建-親聆李崇建老師分享有感

    該如何介紹這麼一位奇異人士出場?姿態吊兒郎噹,卻是細膩觀照全場、擅說故事的作文教師;外表桀敖不群,竟是三句即能跨越當事人內在鴻溝的心靈大師,這麼一號人物讓我不由得又敬又畏,但細數他的過往人生經歷,光泥水匠或酒店少爺反差如此巨大的職業,更讓一路順遂在教育圈安逸,卻不知外在社會環境險峻改變的我咋舌不已!


重組家庭拼圖
    在老師的著作《超級有趣的古典詩詞》裡,第一章「釵頭鳳」造化弄人的故事,就讓我興起想造訪「景美巷」的衝動,頗有蘇軾「醉寫赤壁」的文學感染力。但在《親子天下雜誌》的採訪中卻得知:其童年卻不是理所當然的無憂無慮!原來小五時母親的離家出走,讓他將家庭的破碎、父親的容忍、弟妹的不受教,以及自己對現實的無力拯救與改變,歸咎癥結於此而憤恨二十年。甚至因父親輔導主任的身份被質疑,最終導致強迫轉學的抑鬱與孤單。

    直到接觸心理諮商後,阿建老師開始有能力檢視這些負面情緒,以「人的需求」來理解母親,自己的態度轉變後語氣就不會帶著質問,彼此互動的火氣就不會張牙舞爪,更能心平氣和去看待與討論,即使不認同過往的做法,但已能欣賞:至少在如此艱難的處境裡,堅持以這樣形式活著的母親!因此現在不只奉養她,就連當初慫恿「帶壞」母親的同居女伴,也一併心情坦然在金錢上「包養」啦!


全人學成為人
    其實崇建老師會接觸心理諮商,與人生的另一段意外旅程有關。父親因自身職業也希望他成為老師,擁有穩定的收入與安全的人生。但他從十二歲開始打工以來,五花八門的閱歷讓人目不遐給,好不容易讓父親較為安心的記者工作,卻又在而立之年辭去。這時體制外中學應徵「現代文學教師」的廣告映入眼簾,首任校長「老鬍子」先生的藝術家風範,讓他從都市搬到深山,開啟生命中連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扉頁。

    自詡求學過程中總將老師視為毒蛇猛獸,因為總在要求或說服學生「應該」做到某些事情,即使是出自善意或關心,背後也隱藏著「絕對」的價值判斷。但在權威解構的體制外學校,他發現自己居然烤貝以往理所當然的模式去教育孩子,甚至在被學生激怒後亦失控口不擇言。但老鬍子校長的「在成為一個教師之前,得先回到一個『人』的角色」,讓他學習先坦承自己的情緒,等沉澱與調適過後在沒有勉強的情況下再與學生懇談。

   於是為了能覺察自我情緒從何而來,以及更有效率勝任師者的工作,他在同事的介紹下接觸原本抗拒的心理學,因為總誤解這是刺探他人的心靈缺憾。可是當天那不逃避也不指責的應對方式讓他激動到全身顫抖,立即提領出三分之一的積蓄,耗費兩年的時間每個月到成功大學就教。一份畫家庭圖的作業,促使他展開母子和解的序曲。

   在《沒有圍牆的學校》與《移動的學校》裡可以較全面了解其在苗栗全人中學的心情故事,其實我常在閱讀的過程中停頓思索,回想自己過去教學的孩子們,書中好幾則師生互動的情緒波動,其實為人師者或父母都不陌生:前一刻才提醒自己要寬容,下一秒照見孩子犯錯後不當一回事的言行已是怒火燎原......。若能早幾年接觸阿建老師,課室中的風景應可以有不同的演變風貌!

允許寫爛作文
    阿建老師一直以來皆提供免費諮詢,他的理由不是正經八百的使命感,只是覺得自己有能力可以做這件事而已,語調說來看似他一貫的輕鬆,但若選擇藏私或收費更是天經地義啊!其實他也認為孩子不需上補習班學,那為何成立快晴時雪或千樹成林創意作文呢?「因為要養家活口呀!」自在寫意的態度讓人莞爾。

    在老師的著作《作文就是說故事》裡,除了讓人驚訝其活靈活現的說故事技巧,甚至還將當場人物的反應與提問立即融入,更有自身的廣博閱讀為基礎才能如此信手拈來。聽到他會讓剛來的孩子寫三次爛作文,原來他認為「寫作」本身應是自主性的有感而發書寫,但教學時大多由「命題」來指引方向,開啟生命或生活中的對話來激發寫作材料。學生口說流暢又識字,為何會寫不出作文?應是寫不出「大人預設內容」的文章吧!

    因此允許學生有三次機會,不必顧慮他人想法而敘寫,然後他再從中找出特色給予鼓勵,成就感才是內在堅持的最大動力!這話讓人汗顏想到去年導師班的一位孩子,總是非常用力寫作文然後期待閱卷評語,但總被他的內文逗得啼笑皆非的我,卻不知從何具體指導他改善癥結,甚至每次揭曉時同學最「期待」聆聽他的創作,不是文字優美而是令人笑到絶倒。唉!這三年在我的推波助瀾下能夠畢業,他一定有著超的人毅力,但聽聞他始終對缺乏自信,實在難辭其咎啊!

慧眼英雄相惜
    三月甫出版的《心教:點燃每個孩子的學習渴望》,與《麥田裡的老師》皆是阿建老師施展輔導魔法的實務專書,內容提到再如何冥頑不靈的孩子,其實內心深處都有「想成為更好的存在-當個有價值的人」的渴望,外在的情緒暴走或封閉彆扭、甚至自暴自棄,可能只是掩飾心有餘卻力不逮的罪惡與無力感,大人們若能點亮這個「想要被愛、被接納,想要獲得成功」的關鍵,應能敲開心坎而搭起溝通的橋。但過程中也要理解懈怠或灰心想放棄是正常的,若耐不住情子而憤怒責備或說理教誨,恐怕孩子對自己更失去信心,因而回到舊有的慣性偱環裡。

    阿建老師學習的諮商派別是「薩提爾」模式,將人的應對分為:指責、討好、超理智卻冷酷不近人情與顧左右而言他四種類型,常讓我在冗長會議中因覺察發言人的特色而轉換心情度過;特別在心緒波動起伏巨大的時刻,覺察內在情緒的來源與種類、面對與接納負面的心緒、肯定與讚賞所做的努力......是自己嘗試將這些輔導技巧的堂奧運作,從陰霾的心情冰山中「崇建」(重建)自己的價值。


    這一年為了舉辦研習,毛遂自薦認識了不少講師,有些禮貌性以設計門檻回覆,更有不少可愛的老師們立即應允。後來我突然發覺這群熱血人士,或在臉書上皆為好友,或在出書時彼此相互推薦,大夥推廣自身某種信念的熱誠與投入,無形中在這大千世界串連成一個美麗的循環!為我這微不足道的小人物,邀約到一位位重量級的大師們來到眼前開拓視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