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31日 星期一

墾丁十九首選:南灣之晡教學流程暨提問討論單


這首詩的教學目標,是「還原」,
詩人是看到風景,透過豐富的想像力,想像成「閱兵典禮」,
那我們就應當從文字的描寫,還原成詩人眼中的風景,
當然,若要如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也可以請學生畫出來,或找出相對應的圖片。


第一步:先審題,預測及推論「南灣之晡」的意涵,並朗讀課文。

第二步:透過提問理解文意。

提問一是一個表格,希望是透過漸進式的提問,慢慢完成:
1.本詩共有七句,請在每句前標註數字。
2.這七句可以如何分為三個小部分?
3.每一個小部分的做動作的主角是誰?
4.這些主角做了哪些動作?
5.感覺一下,這些動作會出現在什麼樣的場合?
6.既然是閱兵典禮,那紅拂草、波浪、太陽各在閱兵典禮中扮演什麼角色?
7.分組討論:將這些動作還原成真實風景。



第三步:找出本詩的確切時間。

提問二:此新詩描寫的確切時間是何時?請從詩中找出支持的證據。


第四步:寫作技巧的討論。

提問三、作者描寫的三個對象(三種景色)中,主角是誰?
提問四、圈出詩中「所有的」(兩個)和「只等」,它們朗讀起來,帶給你何種感覺?
提問五、為什麼作者要先寫其他兩個對象?
(一)從「視角的移動」來思考
(二)從「比擬的內容」來思考
(三)從「戲劇的效果」來思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