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4日 星期二

106.03.14專輔共好增能工作坊─跨域美感教育篇

【專輔共好增能工作坊─跨域美感教育篇】

               第一次騎UBIKE穿梭在台中街道,覺得好驚奇!雖然註冊花了一些時間,但是因為是第一次,所以仍覺得十分有趣!騎單車來到了仰賢榮督的大里杙工作室,對於工作室的小而美深感驚嘆!馨方夥伴帶來了令人垂涎的提拉米蘇,伴隨著仰賢榮督的咖啡香,我們美感小組(D)夥伴們都沉浸在幸福的氛圍中~

                今日仰賢榮督和我們分享了美感的跨域(跨界)課程的核心概念,他以台中市花博發想為例,提示出此次花博的核心精神為「GNP」─
G生態(綠色共生)
N生產 (自然共享)
P生活 (人文共好)

曾仰賢榮譽課督的循循引導


                仰賢榮督提及幾位跨域專家,如毛毛衝文教基金會的楊茂秀老師、作家郝廣才、親子教育家蔡穎卿,讓我也更明瞭跨域()的具體概念。仰賢榮督循序漸進,帶領著我們發想我們課程核心概念的第一階層,如以「G.N.P」中的「綠色共生」作為核心主題,我們依據九宮格模式的發散思考來發想,便想出了如下:
綠能
永續
空間
健康
綠色共生
生命
活力
環保
自然農作

        
跨域舉例─讀衣

              有仰賢榮督的帶領和伙伴們的集思廣益,思緒的流動便有方向感,也流暢無礙,於是我們的第二階層便在迅速完工了,產出如下:
發展第二層的MAP: 以自己專業領域來思考九宮格─ 玉美:歷史、建築
                                                                                              馨方:文化、故事
                                                                                              童欣:生態、環境
                                                                                              懿瑩:人
                                                                                              靜玲:地理


 (1) 以地理為例                      
歐亞板塊地震
亞熱帶
氣候
農作物
特產
白冷圳的故事
地理
中部溪流v.s.
水力發電
交通運輸之規劃與限制
在地地形
葫蘆墩盆地地形
地景
                       
  (2) 以歷史為例: 

士紳與地方發展
經濟活動
生態發展
族群聚落
歷史
地方語言
建築美學
人物介紹
地理位置
                       









                     
  (3) 以建築為例 
歷史
建築
故事
風水
建築
造型
材質與
媒材
功能
比例








               
                       

(4) 以文化為例
古蹟建築
音樂文化發展
地方發展與觀光
小吃
文化
族群聚落(東勢客家)
豐原餅道沿革
地方文人
媽祖文化









                                
文化:以傳統、族群、世代來思考
       
                     
   (5) 以生態為例
植栽美學
(文心蘭)
大雪山(千年之約)
留鳥
候鳥
旅遊規劃
(不破壞生態為原則的臺中市旅遊)
生態
生態
保護區
(高美溼地
租不如買
綠建築
節能省碳














              
  (6) 以故事為例

傳統館舍~沙鹿電影藝術館
藝術家
(林之助)
音樂
(呂泉生)
建築
故事
火車站
林家花園
餅道
舊城~老城區










              



  (7) 以環境為例
               
健康與醫療
社群與發展(我愛豐原人、社區發展協會)
葫蘆墩圳掀蓋計劃
觀光
(新社花海節)
環境
農村再造
自然環境
豐原漆藝
(人文環境)
產業變
(林業與水稻)
廢棄鐵道再生(鐵馬道)
                     













                今天真的很感謝仰賢榮督和我們小組的夥伴們,最後榮督還分享了幾本雜誌給我們,其中《天下雜誌》中有一篇辜樹仁先生的文章引發我的注意,文中提出了「燈泡陰謀論」─二十世紀初,燈泡開始成為大眾商品,製造商的技術已經能製造2400小時的燈泡壽命,但是企業商卻統一縮短到1000小時,為了是讓消費者可以不斷更新、消費。這揭櫫出許多企業消耗大量原物料、大量生產銷售,以便創造成長的「線性經濟」發展模式,如蘋果手機前年就賣了2.3 ,就是典型代表,但是這樣一來卻消耗極多能源,違背環保意念。
    文中提及了歐洲循環經濟先驅、永續建築師勞爾說,「我們不會為了去紐約而買一架飛機吧,只需要買張機票,也就航空公司提空的運輸服務,我們可以把這樣的商業模式,應用到其他消費性產品上。」,所以若消費者能有捨棄「擁有權」的概念「只需使用,不需擁有」的概念,以租代買,擁有,真的不需天長地久,那真的太美好了!辜先生的文章中舉例:幾年前,荷蘭社會住宅營運組織Eigen Haard和德國家電大廠Bosch合作,設計一套租用冰箱的商業模式。 旗下社會住宅的房客和博世家電簽訂七年的冰箱租用合約,只需月付十歐元(約三百五十台幣),就可使用市價一千歐元的博世冰箱。 換句話說,消費者向博世買「冷藏服務」,博世保留冰箱所有權,合約期間負責所有維修服務。合約到期後,博世回收冰箱,可以再租出去。若太舊,就拆解回收原材料,拿去生產新冰箱,這真的完全符合「G.N.P」中的「綠色共生」概念,令人欣喜!
    其實台灣已經有發展類似商品,那就是我今日第一次所騎乘的小橘─微笑曲線U-BIKE,目前政府單位補貼壓低租金,民眾也已經漸接受YouBike模式,希望在不久的未來,其他商品應該也可以!因此這給我新的課程發想,很想要設計此概念到課程架構中,雖只是雛形,期許自己能和夥伴研討之後,更加聚焦!


 
曾仰賢榮譽課督與我們的堅實團隊─D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