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1日 星期五

【107.09.21 】閱讀理解區域人才培育計畫--柯華葳教授與黃國珍老師兩大巨星的深度對談


此次活動邀請了計畫總主持人柯華葳教授、中區計畫主持人曾玉村教授,及品學堂雜誌創辦人黃國珍老師,共同聚集在至善國中來一場世紀性的閱讀素養的的對話。

自主性的學習才是素養
首先柯華葳老師以「新世紀的文盲與素養」為題,提到新世紀最大的挑戰就是「變」,全球化、生活中的改變已是常態,無論是工具、生活方式,或是知識、價值觀都在改變,所以我們應該要能因應變化。因此,「新世紀文盲」並非不識字,而是一個懶讀者,只會剪貼、抄襲,或是轉傳。

新世紀的教育便是要讓懶讀者成為主動讀者,要學會再找資料(re-search)確認,能閱讀批判性的資料,甚至勇敢地和朋友辯論。因此教師的信念改變即是重點,讓知識來源不再唯一,學生可以自學,讓學生成為自主學習者,認識自己學習上的優劣與長短,能夠截長補短找方法,不再只是拼命讀書,卻不會創新。

接下來進行的是柯華葳老師與黃國珍老師的世紀閱讀對談,一開場,國珍老師便提到時常有教師感到把閱讀「加入」課程後,似乎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擠掉其他東西,故柯老師說道:「閱讀應該是『融入』,把閱讀當做是個工具、手段。」

*閱讀要讓學生先體驗價值及目的
一位自然老師提問:「若學生無法靜下心來閱讀文字文本該怎麼辦?」國珍老師答道:「如果讓學生讀一本『電玩破解攻略』,就算300頁學生也讀得完,所以若學生無法感受到一篇文章的價值,他為什麼會想讀呢?所以課程設計應先安排及設計讓學生體驗價值及目的。」

*價值對錯不是終極結果
第二個問題是:「倡導多元價值觀後,如何教師學生對與錯?」柯華葳教授解釋:「多元價值觀的背後是不同的意識型態,一個小孩的生命哲學是由家庭形塑,我們必須尊重每位同學不同的價值觀。」國珍老師補充:「對錯好壞是誰說了算?我們教學生讀出其背後的觀點,但要把選擇交給個人,只要理解他選擇的歷程、選擇的必要性。因為選擇是一個長期累積的過程,對錯不是終極結果,把過程說清楚,選擇留給他,最怕的是,沒有思辨就選擇了。」

*閱讀素養是藉由文字處理訊息
另一位數學老師提問:「學生不會解應用問題,到底是閱讀問題?還是數學觀念?」國珍老師說明:「數學是兩套語言系統的轉換,無論是數學或符號,都要先建立學生的認知觀念,所以閱讀素養是藉由文字處理訊息,處理訊息就是探究的過程,知道情境、了解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接著說:「我們人會『相信』,那是在大腦底下有兩個活動,一是假設,二是論證。這中間有很重要的辯證過程,是重要的高階思維,閱讀就是要體現人的高階思維。」
透過提問與解答,我們聆聽了一場極具啟發的閱讀對話,柯華葳老師和黃國珍老師建立一個溫潤又開明的討論氣氛,讓閱讀教育不再是方法、技術過程的討論而已,而是提昇到價值判斷、上層的觀點、高階的思維。



迷路才是旅行的開始
下午國珍老師一開場,便以旅行和大家分享,他說:「迷路不可怕,找不到路和方向才可怕,因此找得到路就不叫迷路了,能夠找到路就是一種素養。」閱讀過程就像旅行過程,都是關於理解與素養。


*世界地圖不是世界本身
情境條件清楚了,我們才知道哪些知識用得上,知識很重要,但不見得等於生存的能力,真相是,我們和孩子共同面對一個充滿未知的世界,而孩子需要從我們身上學會面對未知世界的生存能力。
AI人工智慧的Alphago打敗世界棋王為例,其實這是一場人類打敗人類的對決,也就是擁有了超越性工具的群組,就能訂定遊戲規則,是故,我們培育的下一代是棋子?棋手?還是創造未來的人?
過去的教育重視對已知領域的學習,但經過數位時代後,現在的教育是給予探索未知世界的態度與能力,所以「未來」是當前教育的量尺。

*答案就在問題裡
Knowldege is power要進化為將知識變成力量的能力,人類文明發展不是答案,而是發現問題,問題是打開世界的鑰匙,也是打開自己的鑰匙,而答案就在問題裡,教育過程裡關鍵就在我們能否問對問題。

*在思維脈絡上建立更合理的系統
另外,國珍老師提到另一個話題後真相(post-truth)。近來研究發現,我們在意的不是訊息真實與否,因為訊息可包裝、可拆解,所以更令人在意的是訊息之後的影響,這就是後真相。我們發現形成真實的條件不是事實,而是相信與接受,而我們的理解則是為了辨識,更進一步的閱讀便是要批判及推論。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與作者形成對話,提問層次就會被拉上來,例如問一個「作者選了幾種動物?」的問題,不如問「為什麼作者要選這幾種動物?」的問題。
我們閱讀文本的過程,也就不斷在創造新文本,每一個讀者也是作者,在帶領討論時,脈絡就很重要,收斂才是重點。

*閱讀教育的重點是讀者的理解過程
在這多元複雜的世界,閱讀中如何理解、如何相信建構意義及觀點,就像一場容易迷路的旅行。旅行社包套行程,就像學校教科書的教學過程,而未知的旅行,才是自己建構意義及觀點的過程。如果閱讀教育只重文本本身,那就忽視更重要的事,因為重點在讀者的理解過程。


下午的下半場,國珍老師以PEARLS的一個文本故事《一個不可思議的夜晚》帶領我們每一個提問背後的用意,無論是訊息檢索或是統整省思的問題設計都有其目的。

*主觀不是問題,最怕的是不客觀
國珍老師以「柯南」與「毛利小五郎」為例,先歸納兩者的共同性,這部影片有趣的地方是在兩者的不同處,一個是假的偵探柯南,一個是真的偵探小五郎,而毛利小五郎最常說的是:「小鬼,到外面玩!」這句話很像是我們內在有個ego主觀的自我,最喜歡對理性我所說的話,所以為了破案,作者必須讓ego主觀我沉睡,所以影片中這兩位真假偵探能夠並存,說明了我們的思考討論中,有「主觀」沒有關係,最怕的是「不客觀」。
因此國珍老師以〈星國打造智慧城市〉一文,帶領大家討論此文的撰寫立場,是打臉文?業配文?或正反並陳?
國珍老師以段落摘要的方式,一步一步歸納出此文作者想凸顯的問題其實是「民眾沒有覺察智慧城市計畫背後隱藏的問題(侵犯隱私+資安無解)」。
以上述討論為例,可說明「閱讀永遠是主觀的,所以客觀永遠有存在的必要」。

最後至善國中玉枝校長,也以幽默又鼓舞人心的結語為我們今天的活動畫下完美句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