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30日 星期一

2022/05/30:「110學年度教學研討會國語文輔導團成果展」線上研習

5月27日由央團主辦的「110學年度教學研討會國語文輔導團成果展」,在Omicron快速蔓延的嚴峻疫情下,由國語文組輔導群召集人鍾宗憲教授主持,將近160位國語文領域的專家學者、各縣市輔導員及老師,在線上展開「繼往開來卓越創新」的嘉年華會,交流分享這一學年的推動經驗及成果,期望對十二年國教之「核心素養導向教學融入教學之理解與實踐」更能有效推進。



今年雖然是空中相會,但央團用心策畫的內容豐富精彩,動態活動包括:央團研究專案之成果分享、縣市輔導團之任務推動分享、國立嘉義大學徐志平教授的專題演講;靜態的則是:區域橫向交流之影音欣賞。
以為一整天盯著螢幕的研習會很疲累,卻得到了融合理論與實務的增能大全,獲益匪淺!而研討會手冊電子檔,裡面滿滿的參考資源,更是國語文教學資源的實用百寶箱!
以下簡單敘述一二:
1.縣市輔導團之成果分享:
各團在研究、教學、輔導、服務的推動上有許多亮眼的進展,諸如:在高度時間壓力下產出教學影音以因應突發的線上教學、以繪本為命題素材,開發可自行檢覈的閱讀數位APP、公開課的說觀議課、蹲點入校客制化陪伴、線上研習及共備與對話、素養導向教學的策略示例及評量設計、研發各類文本表述之教學模組、閱讀理解策略在會考解題之應用等等。
各團的推動或有不同,然而共同點皆是:當老師最有力的支持協助夥伴!攜手引領台灣的孩子成為「自發」、「互動」、「共好」有素養的優質公民。
2.央團研究專案之成果分享:
央團發表四項專案:素養導向評量試題、國中及國小說明文本教學與評量、國語文在地化課程規畫推廣、性別平等議題融入語文教學示例。身當教學輔導之領頭羊,央團和偕同研究的第一線教師透過實體及線上反覆討論,實際教學,討論再修正,長達幾個月的審慎鑽研,以求精實具體立即可用的教學策略與方案。
誠如手冊中所說:「評量,不只檢核,更是學習」、「融入在地元素進行教學課程設計,並以跨領域的方式結合閱讀與實作,達到素養教學的目標」、「探討語言背後的性別意涵,進而學習應用具性別平等性的語文進行溝通」,這些研究成果,對於跑馬燈般忙碌的第一線教師,的確是很棒的參考示例。
3.專題演講「篇章結構的審美效果」:
徐志平教授開頭就說:不要問學生:「這是什麼修辭?」「應該要教學生用心體會結構,及所引發的審美感受。」
何謂篇章結構?謀篇布局的方法及組織型態稱之。表面指的是形式,其實是內容的組織安排。
接著教授以國學大師陳滿銘所指之章法的四大規律:秩序、變化、聯貫、統一,是如何產生審美效果。
先以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為例,「時空設計就是章法,所呈現的組織方式就是篇章結構,情感產生迴盪不盡的餘韻,就是審美效果」
之後再舉數首古典詩、現代詩來加以說明闡釋,李商隱〈落花〉、夏宇〈逆接〉等,在時空、今昔、久暫、虛實,情與景的交融間,聽者似乎發現某些觸動心弦的密碼。
短短一個鐘頭,教授不急不徐優雅地帶領學員重溫大學時光,喚回曾經有過的「詩和遠方」的文青夢想……
迴盪:
透過一整天國語文教育夥伴的交流分享,看到上述種種的教學資源、策略、工具的努力研究,產出推廣後也頗受老師的肯定,可見其實質效益。
108課綱上路以來,國語文的最大變革是從過去的教孩子「學國文」,而現在更要教孩 子「用國文」再去學習其他科目。幾年來,教導孩子學習國語文的裝備陸續到位。
接下來,如何引領學生思考、感受、體會「國語文」內涵的深廣度?
如何培養學生「使用」國語文,以學習迎向未來的核心素養?
身為語文教師責任重大,但是只要我們結伴同行,每一個小小的微光,就能匯聚成為高明度的「探路燈」,為孩子照亮未來的道路,幫助他們看清楚腳下的每一步。期許他們將來也能夠參與、貢獻自己的微光,帶給我們所賴以生存的世界光明希望、幸福快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