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7日 星期四

2020.12.11 鬥陣來去立新「鬧元宵」

 今天我們看到芳婷與學生共築的課堂美好風景,

耐心、引導與適當的討論等待,陪伴學生成長。

課程開始前,
芳婷先簡介課程架構、目前進度和教學重點。
本次雙文對讀,
使用的是〈鬧元宵〉和〈吃冰的滋味〉
描寫熱鬧氣氛的各一個段落,
聚焦在寫作手法上,
希望讓學生學會辨識摹寫技巧,
練習運用生活素材照樣造句,
最後產出短文。
教學演示包括完整的三個活動:
活動一
作業回顧:
描寫與敘述概念的區分、複習。
描寫的手法定義釐清,
使用寫時鐘的範文比較來練習。
學生一開始認為記敘和描寫的區分是用描寫的細緻程度來分辨,
在此老師有聽取學生說明後做出回應,
可以藉此確認學生投入程度。
接著再次澄清定義告訴學生:
記敘手法通常寫出客觀事實;
描寫手法則會用較多的形容詞與修辭技巧。
活動二
雙文對讀練習:
教師首先設定「評鑑點」
說明本大題練習要注意的是描寫手法的比較。
學生需要畫線並能區分感官摹寫的種類。
開始前先幫學生進行感官摹寫定義釐清並註明在黑板上:
感官:眼、耳、口、鼻、身、心
對應:視、聽、味、嗅、觸、情緒的摹寫。
明確搭好鷹架再讓學生開始練習,
於文章畫線,找出視覺、聽覺、心覺的描寫與區分,
並讓學生上台示範答案。
過程中給與學生思考的時間,
並能依據自願和抽籤上台示範學生的回答,
給與建議和開放討論,
最後教師也記得提醒文學的分析沒有標準答案,
重點要能解釋原因。
活動三
延伸活動:
因為學校剛進行過「立新2.0園遊會」,
運用今天學到的技巧,
結合學生參與園遊會的經驗,
連結感官與心情的描寫,成為材料。
再運用這些材料,
造出具有感官摹寫的完整句型,
最後再串連三則左右的句子,
寫成短文。
教師先提供句型示範,
讓學生理解感官摹寫加上心情,
會是「敘寫熱鬧氣氛」的好方法,
因為課堂時間,本節進度就到達句型練習的地方。
同場加映:在下課後觀察到
理解比較清楚的學生會去協助其他同學,
顯示學習的氣氛在這個班上已經很自然囉!
議課討論時,
就課堂上觀察到學生對於所選兩篇文章中,
分辨記敘與摹寫技巧所產生的疑惑。
比如說有些句子是敘述,
但在句中易被判斷成心情摹寫。
經過參與觀課伙伴的共同討論後,
回歸課程的目標是理解並應用技巧來描寫「熱鬧氣氛」,
芳婷決定將講義題目調整為只挑出視覺和聽覺摹寫。
並且在雙文對讀的時候提醒學生去比較哪一篇較「熱鬧」,
能理解到〈鬧元宵〉運用描摹和情緒組合,
更能具體呈現熱鬧感。
而在今天的課堂現場我們也發現:
下課後,
已經掌握概念的學生會去協助其他同學造句。
再回顧本次教學目標──「描寫技巧的學習與熟練」,
從同學合作的景象中,
我們可以確定教學目標是有達成的。
教師精采的課堂演繹,
因為學生的參與而產生意義,
在不斷的調整和進化中,
達到教學相長的美好目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